跟父母相處,總有「我想搬出去」的時候。這些年來我收到太多關於不滿父母的讀者電郵,有來自小學生和大學生的,也有來自退休人士和中年人的。不論父母在許多方面如何盡力,身為子女的內心依然會有某些被刺痛的地方,那並不是說曾被父母虐打之類,而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細微處,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傷痕。
我記得中五那年發生了一件事。那時我會考,第一科考英文,前一晚我如常與家人吃晚飯,吃到一半,我爸突然說:「其實你聽日無謂去考啦,反正你一定考唔到。」我以為自己出現幻聽,我爸一邊吃飯一邊續說:「我同事個仔讀書好叻,又勤力,舊年考咗入HKU讀醫,你點及得人?」
我深呼吸三下,靜靜地放下碗筷,走進房間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,反覆思考著的問題正是當年689個女在萬聖節當眾對她母親說的:「You are not my biological mother!」我無法理解為何爸爸要對我說那樣的話。對一個少年來說,會考是人生一個重大關口,我爸竟然在親生女兒上戰場的前夕說「你一定戰死沙場」,那到底是什麼用意?
那夜我睡得很糟。第二天清早,我一邊檢查需要帶去考試的用品,腦海一邊響起我爸的聲音:「你一定考唔到......你一定考唔到......」我又氣又沮喪地來到考試場地,看著考生一個個進入試場,我突然click一聲想通了——這是我的世界,別人的看法與我無關。那一科我考了A。
後來我有問過爸爸為何要在關鍵時刻對我說那種話,他說不記得自己那樣說過。我想他大概是因為看見同事的兒子考入醫科,心裏羨慕起來。似乎絕大部份香港家長都覺得子女做醫生好威,做父母難免會將自己的孩子跟人家比較,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,就如男人總覺得別人的老婆比較溫柔,別人手上那份報紙比較好看。我沒有當醫生的才華,也沒有什麼成就,但上天讓我有能力做的,我全都做了,我在自己的本份上盡了最大努力。儘管只能以蝸牛的速度前進,我仍是每天努力向前爬那麼一點點。
在這裏寫這件小事,是想跟那些對父母感到不暢快的讀者分享我的想法——何必同父母斤斤計較?當然,我是後來才這樣想的,當時聽到父親說那句話我確實很生氣。但如果自己夠硬淨,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影響了。既然父親說的話無關痛癢,何必還在這件事情上跟他計較?我覺得拉闊一點來看比較公道,爸爸對我說了不該說的話,但也不能抹掉他為我做過的美好事情。當然,我在這裏只是說日常生活的事情,並不是呼籲大家即使面對大是大非都以一句「不要計較」了事。
我收過許多小學生讀者的電郵,訴說怪獸父母把他們迫得透不過氣來。我只能說,小朋友,你們生於這個年代真倒楣,但每個generation都有他們倒楣的地方。從這個角度看,世界是公平的,因為每個generation也都有美好的地方。如果一路只顧為著自己有多倒楣而抱怨,就會錯過許多美好的時刻了。你也並不孤單,有整代人陪你一起倒楣,那是何等波瀾壯闊啊。
#王迪詩寸嘴講2017NOV #11月17至19
#TalkShow
#城市售票網
www.urbtix.hk